香料大科普!本周日,杜薇老師為您講述西南少數民族香料傳統(tǒng)知識
- 來源:貴陽孔學堂
- 發(fā)布時間:2024-11-06 10:36:00
11月10日,孔學堂邀請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,貴州民族大學研究生院院長杜薇老師講學,主題為《西南少數民族的香料傳統(tǒng)知識》。敬請關注、參與和傳播。
內容提要
什么是香?不同文化群體的理解大異其趣。在一個民族那里價值連城的香料氣味,在另外一個地區(qū)卻極有可能遭遇掩鼻躲避的境遇。從野地香草到栽培香料、從食用香辛料到祭祀用香,我國西南各民族的天然香料應用實踐受到地形地貌復雜多樣、山地氣候多變、民族雜居共處的影響,香料傳統(tǒng)知識體系豐富獨特。
西南少數民族香料傳統(tǒng)知識,不僅融匯了各民族文化創(chuàng)造、感官體驗與身體記憶,更是中華民族共同體傳統(tǒng)文化不可或缺的有機組成部分。這些知識在中華民族共同體歷史發(fā)展與族際交流中不斷積淀,文化底蘊深厚悠長。
本講座立足我國西南地區(qū),全面梳理共同生息在這一片本土與外來香料引種、傳播及使用的重要區(qū)域的苗族、布依族、藏族等少數民族群體關于香料的認知、制作及利用,主要涉及香料種植栽培、生產加工、祛病養(yǎng)生、敬神祈福及日常生活等五個方面,全景展示西南少數民族香料傳統(tǒng)知識多維文化價值。
主講人
杜薇,女,仡佬族,教授,博士研究生導師,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,貴州民族大學研究生院院長,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,九三學社第十五屆中央委員會文化工作委員會委員。
研究方向為西南民族文化與生態(tài)研究、百苗圖研究。在研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《海內外藏中國西南民族圖志收集、整理與研究暨數據庫建設》,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《西南少數民族香料傳統(tǒng)知識研究》。出版著作《百苗圖匯考》(2002)、《脆弱生態(tài)地區(qū)傳統(tǒng)知識的發(fā)掘與利用—麻山個案的生態(tài)人類學研究》(2011),其中《百苗圖匯考》獲第五屆貴州省哲學社會科學優(yōu)秀成果獎。
主持人
彭興滔,貴州大學文學院副教授,碩士研究生導師,文學博士,中國現代文學學會會員,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學會會員,貴州省中國現當代文學學會理事,貴陽市社科項目評審專家,近年主持國家社科項目1項,主持國家出版基金項目2項。主要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、西南地域文化與文學研究。
時 間
2024年11月10日(周日)09:30—12:10
地 點
孔學堂明倫堂明德廳
主 題
西南少數民族的香料傳統(tǒng)知識——“鄉(xiāng)土中國”專題系列講座(十六)
主辦方
貴陽孔學堂文化傳播中心
報名通道:
1.微信報名:長按識別二維碼報名(適用于高校學生聽課修學分及市民網絡報名);
2.現場報名:貴陽孔學堂推廣部傳播科;
3.電話報名:0851-83617687
4.報名時間:11月4日——11月8日(上午:09:30—12:00,下午:13:30—16:30)
溫馨提示:
1.報名成功的聽眾如遇特殊情況不能按時參與,請及時在微信后臺取消報名(格式為姓名+取消+講座日期,如張三+取消+10月20日)。
2.講座結束后,市民可將自己聽完講座的感悟和見解發(fā)送至孔學堂郵箱(3126902790@qq.com),優(yōu)秀的文章我們將在孔學堂微信公眾號和官網進行刊登,另外還可以加入貴陽孔學堂傳統(tǒng)文化公益講座聽眾交流QQ群進行討論,群號為:159532784。
更多資訊:
敬請關注“貴陽孔學堂”微信公眾號,了解最新資訊。
貴陽孔學堂文化傳播中心
2024年11月4日
來源 貴陽孔學堂
編輯 申凌
二審 肖陽
三審 鄔建玲
-
【高質量發(fā)展調研行】從籃球熱到稻花香,來看“村BA”后花園的豐收故事
水車不斷轉動,蟬鳴伴隨著濃郁的稻香宣告著秋天谷物的豐收。臺江縣臺盤鄉(xiāng)陽芳村,因緊鄰“村BA”發(fā)源地臺盤村,其依山傍水、景色宜人的環(huán)境特點,被譽為“村BA”的后花園。
-
促進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(yè)|貴州建設省內外服務“一張網”
今年以來,貴州堅持就業(yè)優(yōu)先戰(zhàn)略,實施“六六就業(yè)穩(wěn)崗計劃”,強化省外省內就業(yè)服務“一張網”建設。
-
貴州省首個集中供熱項目取得關鍵突破!主廠區(qū)建設正式啟動
開陽熱電聯(lián)產及配套項目是貴州省興建的第一個集中供熱項目,是為開陽工業(yè)園配套建設的省重點工程項目。